百县烽火燃八桂,足球热浪席卷壮乡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的推动下,第二届广西百县足球比赛于上周末在南宁青秀山足球训练基地拉开战幕。这项覆盖全区111个县(市、区)的草根足球盛宴,吸引了超过3000名业余球员报名参赛,其中少数民族球员占比达43%,创下历届新高。
"我们村来了12个球迷专门包车看比赛!"来自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球员梁志强抹着汗水说。这位侗族建筑工人白天在工地绑钢筋,晚上雷打不动练球两小时,他带领的县城联队首战便以3:2爆冷击败上届八强队伍。
足球+旅游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赛事组委会创新推出"足球旅游线路",将比赛场地延伸至阳朔遇龙河、龙胜梯田等景区。据统计,首轮小组赛期间,相关县区民宿入住率同比提升27%,特色农产品展销区日均销售额突破50万元。
- 最远参赛队:那坡县代表队驱车8小时抵达赛区
- 年龄最大球员:45岁的巴马瑶族守门员韦大叔
- 特殊规则:每队必须包含至少2名女性球员

从田间地头到专业球场的跨越
本届赛事首次引入职业俱乐部球探体系,已有3名表现突出的球员收到中甲球队试训邀请。自治区足协秘书长黄明表示:"我们正在建立县级青训中心,让更多'玉米地里的梅西'获得成长通道。"
"这些穿着褪色球衣的汉子们,踢的是最纯粹的足球"——央视跟拍导演在纪录片《壮乡足球纪事》中这样评价
随着赛事深入,组委会还将组织"足球进校园""球星支教"等系列活动。这场持续两个月的绿茵狂欢,正悄然改变着广西乡村的体育生态,用足球旋转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