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水中涅槃的“无腿飞鱼”
当聚光灯打在泳池的起跳台上,刘斌用双臂紧紧扣住台面,残缺的下半身悬空——这是属于他的“预备姿势”。发令枪响,他如箭鱼般扎入水中,双臂划出的弧线比常人更用力,水花里迸发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倔强。
“水不会歧视任何人,它只认速度和决心。”——刘斌在赛后采访中的话
1996年,7岁的刘斌因车祸失去双腿。偶然接触残疾人游泳时,教练发现他肩宽臂长,是天然的游泳胚子。但训练远比想象残酷:没有下肢平衡,他必须用核心力量对抗水的阻力,最初连25米都游不完。“每次呛水都像吞刀子,但想到岸上那些怜悯的眼神,我宁愿在水里哭。”

2018年雅加达亚残运会,他用1分08秒72的百米蝶泳成绩打破亚洲纪录。那一刻,看台上曾有过的窃窃私语——“这孩子真可怜”,彻底被掌声淹没。如今,他带着更惊人的目标备战巴黎残奥会:“我想证明,残疾不是‘做不到’的借口,而是‘必须更努力’的理由。”
- 2016年里约残奥会:S4级100米自由泳铜牌
- 2018年亚残运会:3金1银并破纪录
- 2023年世锦赛:蝉联蝶泳冠军
他的教练王建军透露,刘斌每天要比健全运动员多练2小时:“别人练技术,他连呼吸都要重新学。”但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努力,让国际残奥委会主席称他为“重新定义游泳的人”。
当被问及梦想,刘斌擦着泳镜笑了笑:“希望有一天,人们介绍我时不说‘残疾运动员’,而是‘那个游得最快的刘斌’。”碧波之中,他的身影正撕裂所有关于“不可能”的标签。